本报讯 (记者 唐颖) 今年以来,五汛镇坚持宜业为本,加快“四项”建设,持续推动三产融合,不断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加快优质稻米示范基地建设。依托片区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重点推广“南粳9108”等优质水稻品种,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种植,积极申请地理标志保护,着力提升“五汛大米”品牌价值。
加快特色种植基地建设。鼓励引导农户充分利用宅前屋后、零散地块,规模发展油菜、菊花等兼具经济与观赏价值的特色作物,精心打造汛场路沿线“花田景观带”。将特色种植与乡村风貌提升、休闲观光相结合,实现庭院美化与农民增收双赢。
加快产业链延伸基地建设。有效盘活利用青龙村闲置校舍等存量建设用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厂和冷链物流中心,配套烘干、包装、冷藏等设备,提升稻米等农产品的产后处理、精深加工与仓储保鲜能力,延伸开发特色米制品。深化村企合作模式,通过参股分红等方式整合优化汛北村粮食烘干厂等现有资源,优先雇用本地劳动力,构建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加快农旅融合服务基地建设。充分整合汛青路沿线生态鱼塘、田园风光等资源,开发休闲垂钓、农耕研学等乡村旅游项目,因地制宜建设电商直播基地,聚合当地网红资源,统一包装推广“五汛大米”“五汛茨菇”“向阳菊花”等特色产品,对接各大电商平台,完善镇村两级物流配送网络,推动农业与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业态深度融合发展。(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