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严岭山 孙闻) 连日来,滨淮镇300多名志愿者服务队奋战在田间地头抢晴天、钻雨隙,帮助种粮大户和年老体弱户抢收玉米、大豆,吹响了颗粒归仓集结号。“一个志愿者就是一面旗帜”在守护农民的“钱袋子”和国家“粮袋子”中得到了充分诠释。
连续阴雨天气,导致田间积水,严重打乱了农民秋收的节奏,给正在集中收割期的玉米带来了严峻挑战,可能导致成熟的玉米出现霉变、发芽,直接影响玉米收购品质和农民收入。为此,该镇志愿者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号召下,组成27支抢收突击队,闻“雨”而动、“抢”字当头、“快”字为要,全部深入田间地头,精准统计种植大户和留守家庭等在内的急需帮扶的困难家庭名单及玉米、大豆种植亩数、地块位置,帮助小田小块的农户掰玉米、运玉米到场地进行晾晒、及时归仓,同时引进跨区作业力量,统筹调度收割机械,帮助种植大户抢收,开辟绿色通道,积极联系辖区及周边乡镇的粮食收储企业和烘干中心,优先保障玉米烘干、收购,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田、不丢一粒。截至10月20日,全镇玉米收割进度已达95%。
据了解,该镇11家烘干点48台烘干线全部开足马力、24小时不停作业,每日烘干量超2000吨,做到群众收获的玉米随送随烘,27家粮食收储站点随到随收,保价收购,全力保障农民群众抢收到手的玉米及时烘干入仓,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收益。
“红马甲”始终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力量的鲜明标识。下一步,该镇将持续组织引领志愿者在这场秋收保卫战中展现担当,让“志愿红”时刻闪耀在民生服务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