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潮头争排头  比实干拼实绩
2025-07-31 08:52   浏览人次:

立潮头争排头 比实干拼实绩

—— 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分组讨论侧记

  本报记者  唐颖
  7月30日,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召开,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坚定必胜信心、强化使命担当,立潮头争排头,比实干拼实绩,以“十四五”圆满收官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勇挑大梁。
  如何让县委全会各项部署落地生根、见行见效?在分组讨论中,大家一致表示,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乘势而上、加压奋进,全力锻长板、补短板,不断筑高原、攀高峰,努力以实干实绩为全市挑重担、挑大梁。
  全会指出,要进一步理顺沿海片区管理体制机制,着力提高海洋经济的含绿量、含金量,打造江苏沿海经济带新兴“蓝色增长极”。
  “全会报告明确提出将港口片区打造成江苏沿海新兴‘蓝色增长极’,特别强调放大‘绿电+冷能’优势、做强临港产业、提升港口能级,既契合片区发展实际,又为我们在全县‘挑大梁’中校准了角色定位,让我们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滨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滨海港经济区党工委书记孔辉表示,将坚决贯彻全会精神,以“项目为王”为核心,聚焦靶向招商,狠抓项目攻坚,紧盯核心指标,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规模扩张+质效提升”双突破;以“绿色转型、扬帆出海、机制破冰”为路径,打造绿色转型新标识,培育扬帆出海新业态,探索机制破冰新模式,在破旧立新中激活内生动力;以“基础提质、服务提效、民生提标”为抓手,提质基础、提效服务、提标民生,打造宜业宜居的港城环境。
  “全会报告始终坚持围绕‘锚定强势崛起目标,坚定不移向海逐绿、向新而行’主战略,努力实现‘站稳全市第一方阵’的定位,不仅为我们指明了努力方向,更提供了行动纲领,进一步激发我们奋勇向前的决心和豪情。”县发改委主任刘德灿表示,将以“分秒必争”的紧迫感、“干则必成”的执行力,谋在前、干在前、冲在前,为全县高质量发展勇打头阵,奏出发改最强音。积极积极深谋划,把稳规划编制“方向标”,推动“绿色氢基能源+深远海风”一体化示范项目迅速落地,打造国家绿色氢氨醇基地和中央储备煤基地,努力申报国家级零碳园区试点以及全国新型电力系统试点,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LNG冷能综合利用产业集群,持续放大“绿电+冷能”综合优势。
  全会提出,深入推进“重大项目攻坚年”行动,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努力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并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报告强调要‘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我们打造的箐英荟产业研究院和苏州离岸孵化中心,正是我们链接长三角核心科创资源、加速产业转移与成果转化的‘桥头堡’和‘加速器’。”滨海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顾永泉表示,这种“横向共享资源、纵向配套协作”的模式,有效避免了重复投入,现正向研发设计、中试孵化等环节推广,与产业研究院、产业基金、市场化招商共同构成开发区创新生态的“组合拳”。下半年将以创新重构产业逻辑、以转型重塑发展优势,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策源地,将“首位动能”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全会报告总结了今年上半年深化改革、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绩,报告总结到位、数据详实,提出了下半年卡位提速、站稳第一方阵目标,明确加压奋进、勇挑大梁,深化工业强县战略,我们既深受鼓励又感觉责任重大。”县工信局局长高亚国表示,将瞄准“奋力交出工业强县的厚重答卷”的目标,强化使命担当,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全力强化增量培育和运行监测,做好经济运行分析,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工业开票、规模产值、增加值等重点指标增幅在市保持前列;扎实做好服务,强化政策激励引导,完善破解机制,形成工作闭环,提升服务效能,继续组织产业链对接活动,促进企业产能释放。
  全会提出,要精准施策强“三农”,奋力交出乡村振兴的精彩答卷。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为重心,加快建设业兴、景美、人和、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
  “我们将紧扣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县目标,从产业、科技、设施、增收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富裕富足。”县农业园党工委书记陈允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持续聚焦优势产业,锁定长三角农产品加工密集区域开展精准招商,建立“专班推进+蹲点办公+节点督办”机制,加快海大食品技改、翔鸣鸡蛋加工、冷链物流仓储等项目建设;启动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申报工作,做好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科技园的建设绩效监控评价。
  “县委书记吴启标在报告中重点提到了‘五份答卷’,其中对‘千万工程’经验的深化运用、对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力部署、对基层治理效能的持续强调,这些都与我村的发展息息相关。”八巨镇东港村党总支书记李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按照全会部署,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这一主线,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化村庄清洁行动,在建设和美乡村上出实招,在发展集体经济上谋突破。  (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