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红色文化盛宴
—— 淮剧《顾正红》镇区惠民巡演首演侧记
本报记者 刘琪
“顾正红是我们正红镇的骄傲,今天在‘家门口’就能看他故事的戏,盼了好些天了!”“听说这淮剧特别精彩,我一吃过晚饭就来占座了!”9月18日晚,正红镇市民广场灯火如昼、人声鼎沸。村民们三两成群,或拎着小马扎,或牵着孩童的手,热切的议论声与舞台两侧飘出的淮剧韵律交织,为“现代淮剧《顾正红》镇区惠民巡演”首演,提前酝酿出滚烫的期待。
据悉,现代淮剧《顾正红》以滨海籍工人先锋顾正红烈士的英雄事迹为创作原型。此次首站走进正红镇开展惠民巡演,既是对烈士的深切缅怀,又是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传承红色基因,让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温度与力量。
演出正式开场后,舞台上演员们的表演精湛绝伦,将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饰演顾正红的演员,眼神坚毅如炬,动作铿锵有力,把烈士面对敌人时的无畏果敢展现得淋漓尽致;饰演其亲人、工友的演员们,则以细腻真挚的情感演绎,让观众真切感受到那段风雨岁月里的人间温情与革命情谊。当剧情推进到顾正红带领工人罢工、与敌人激烈对峙时,舞台气氛瞬间紧绷——演员们高亢激昂的唱腔穿透夜空,将斗争的焦灼与激烈倾泻而出,台下观众仿佛身临其境,不少人不自觉地紧握拳头,仿佛要与剧中人物并肩抗争。
“为了演好顾正红母亲这个角色,我特意研究了我们盐阜地区母亲的神态与语气,从说话的腔调到待人接物的细节都反复打磨。”饰演顾正红母亲的演员崇蓉在演出间隙说道,“刚才唱到送别儿子那段戏时,我看到台下有阿姨悄悄擦眼泪,那一刻突然明白,亲情的牵挂与家国情怀的共鸣,从来不分时代,也不分舞台内外。”
顾正红烈士英勇就义的情节,更是将演出推向高潮。舞台上,顾正红怒目圆睁,对着敌人厉声痛斥,字字铿锵;随后,“枪声”响起,他缓缓倒下,目光却依旧坚定地望向远方……此刻,偌大的广场陷入短暂的寂静,唯有秋风轻拂落叶的沙沙声,许多观众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被烈士的英勇壮举深深震撼。片刻之后,雷鸣般的掌声骤然响彻广场,这掌声既是对演员精彩表演的由衷赞誉,更是对顾正红烈士崇高精神的深切敬仰与缅怀。
“以前只在课本上读到顾正红的故事,今天看了戏,才真正感受到他直面敌人的勇敢!”10岁的小学生周伟伟拉着妈妈的手,小脸上满是崇敬。68岁的薛大爷更是激动得声音发颤:“顾正红为工友挺身而出的那股拼劲,看得我热血沸腾,这样的英雄,我们得记一辈子!”
近年来,我县深耕红色文化创作沃土,推出了一系列精品力作,像反映宋公堤修建历程的大戏《黄海谣》,再现陈涛烈士壮举的小淮戏《红棉袄》等,从不同角度勾勒出滨海的红色历史画卷,传递着不朽的革命精神。与此同时,我县还常态化开展红色广场舞、红色歌咏等主题演出活动,并以宋公堤修筑历史为背景,创作10幅大型红色主题组画,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红色文化浸润人心,代代相传。 (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