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允锋
  乘风破浪潮头立,砥砺奋进正当时。2025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决胜之年,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为总体目标,勇担乡村振兴使命,以决战姿态冲刺四季度,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滨海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精耕产业沃土,筑强经济发展“硬核引擎”。一是聚焦精准招商,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聚焦果蔬优势产业,锁定长三角农产品加工密集区域,实行“定点招商+坐标招商”,通过小规模座谈、小分队拜访等形式开展精准招商,力争四季度招引并开工建设1个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二是强化项目攻坚,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建立“专班推进+蹲点办公+节点督办”机制,加快海大食品技改、翔鸣鸡蛋加工、冷链物流仓储等项目建设。三是优化平台能级,打造转型升级主阵地。推进加工园一期“腾笼换鸟”,淘汰低效企业,完善道路管网、供气供热等功能配套;积极推动落实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申报工作,做好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科技园的建设绩效监控评价。
  描绘生态画卷,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一是深化环境整治,擦亮美丽乡村生态底色。强化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常态化整治S327、G204沿线环境;压实河长制责任,构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水系;以打造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为契机,全局谋划、一体推进片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奋力绘就业兴、景美、人和、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二是补齐设施短板,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加大区村道路、水利、电力、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区村功能配套。实施“丰收大道—火箭路”提升改造工程,提升沿途亮化绿化,打造特色景观小品,改善区容村貌。三是拓展旅游业态,激发乡村多元消费活力。串联黄河故道沿线果园,围绕梨花语景区改造火箭路沿线老梨树景观带,形成以“春赏花、秋摘果”为特色的休闲带;以“15分钟生活圈”为半径,推出小龙虾垂钓、林下散养鸡品鉴等短平快体验项目;布局“白天研学+夜间休憩”产业链,打造集观光、露营、餐饮、民宿于一体的高端乡村度假庄园。
  密织安全防线,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一是强化风险排查,筑牢社会稳定防火墙。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要求,全面加强对重点群体、重点对象、敏感时段和关键节点的矛盾排查,紧盯网络舆情防线,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职,全力维护园区大局和谐安定。二是严守安全底线,拧紧全域生产安全阀。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扎实开展辖区工贸企业、九小场所、作坊企业月度全覆盖巡查,持续加强安全培训教育,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不断筑牢安全生产屏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深化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道路交通、城乡危旧房等领域隐患排查整治,把安全生产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三是创新治理模式,提升基层系统治理效能。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强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推动“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体系建设;深化群防群治,发动群众参与平安创建,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加强村“两委”换届组织领导,进一步选优配强人选,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确保换届顺利完成。
  深化作风建设,筑牢廉洁从政“坚固堤坝”。一是加强思想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通过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系统学、深入学、查摆学,把严守党的纪律规矩、遵循法律法规融入思想和血液。二是严格监督执纪,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直接管,纪检、财政、农村等部门协同联动,采取明察暗访、突击检查、交叉互查等形式,对重点部门、关键岗位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违纪违规问题,以“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一抓到底、绝不手软。三是完善制度体系,构建长效常态监管机制。对照中央和省市县最新会议精神和文件规定,针对暴露出的制度短板、监管漏洞,持续细化机关资金管理、公务接待、费用报销等方面规定,切实扎紧制度藩篱。同时,不断锤炼提升机关党员干部政治品格、工作作风,为奋力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保障。  (作者系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