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雪峰花鸟画作品选登
2025-10-22 06:40   浏览人次:

作者简介

  谢雪峰,字一默,号听蝉斋主。1972年生于滨海县,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墨画院专职画家、盐城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光明中国水墨画研究院研究员,师从著名画家王光明、张立辰,主攻大写意花鸟和木刻版画。

  大化生息
  —— 谢雪峰花鸟画大写意精神纵览
  宋海

  大写意花鸟画是国画大写意中难度极高的画种。盐城滩涂的生态奇观与苍茫气象是谢雪峰笔墨情怀的承载。丹顶鹤、鸵鸟、麋鹿、孔雀、水鸭等禽鸟兽类,佐以葵花、荷花及诸多山花野卉的自然点缀,以不同的仪态和组合展现在他的笔下。谢雪峰以自己笔墨语言在工业文明的浪潮中守护着内心的故乡。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谢雪峰对笔墨本体的深入挖掘。思考始终伴随创作,他近年的这批巨制堪称为中国写意精神当代性的一场笔墨思辨。他未沉溺在书斋清供的雅致趣味里,而是选择巨幅生宣上释放心性与情怀,让千年文人画审美获得了舒展与嬗变。巨幅创作绝非小品的简单放大,二者交互印证中为我们展示了新的笔墨、新的构成和新的经验。谢雪峰的艺术实践证明,传统的延续既不是对程式的膜拜,也不是对古典的蔑视与割裂,而是对笔墨本体与古典审美意识的正视、尊重与深度叩问,并最终寻得中国大写意精神的新表现。
  当下大写意画坛,谢雪峰无疑是态度最鲜明的那个。现代化意识和电子信息潮的冲击带来思考,也让绘画艺术持续经历价值重构的震荡。这是思想全盛的时代,也是迷茫的时代。在多数人选择将现代元素与图式符号进行嫁接的捷径时,谢雪峰拒绝堆砌与虚情假意地矫饰,立场鲜明。纯粹东方语境里的执守,让他打通壁垒并展现出沉酣痛快、苍辣霸道的先锋姿态,诠释了何为真正的传统延续性。他重墨如鼓,用线如长枪大戟,枯润疾徐地释放笔墨本体能量和律动之美,画面仿佛奔涌着《秦王破阵乐》的铿锵节奏。谢雪峰清楚当代大写意花鸟画正经历的双重困境:既要避免现代观念的粗暴解构,又要面对传统程式化危机。苦老曾说,打得够深才能打得出来。胆魄是谢雪峰天生自带的优势。金石、北碑、二王和版画刀法,是他淬炼出笔触力量的来源,青藤墨意、海派金石、潘天寿大景,启示和滋养着他的精神。筋力,骨气,墨法毕备,他以笔锋在生熟之间往复冲杀:焦墨劈砍,渴笔横扫,时而以篆籀中锋留下艰涩,时而借行草侧笔掀起氤氲。涨墨黑亮,汹涌似平湖风涛,渴笔焦擦如大漠风蚀,在激荡和克制中进入新的维度。
  谢雪峰对色彩运用的克制很明显,他更喜欢纯墨语言皴擦点染中迸发出的原始生命触觉。黑白在运动交互中显形,灰调子成为不容忽视的一环,恰是灰调子的中庸,统御生发着文人画“墨分五彩”的万千气象。宗白华先生曾评价晋人之美时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笔墨至柔孕育至刚,雄浑劲健到极致又展露出温情。我认为这种温情来自盐城,来自谢雪峰的家乡,他艺术之路的起点。在这里,万顷滩涂铺展成苍茫画卷,麋鹿群奔涌在滨海湿地,丹顶鹤振翅于云霭,拉网号子中鱼跃出水,淮剧声腔里流淌着历史与文化的斑驳记忆。盐城的土地与天空是他笔墨里最动人的底色。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苏北之人好酒,自带三分侠气。谢雪峰谦顺柔和的俊朗外表下一直藏着一颗炙热滚烫的心。他酒量极豪却罕有失态,待人磊落又蕴藏着雨骤风急的艺术野望。十年临摹筑基,与徐渭纵笔放墨锤炼大写意法度,一扫唯唯诺诺的拘谨之态,谢雪峰骨子里的“不安分”得到释放;师从张立辰先生深研水法,以墨韵水法化解燥气;至随王光明先生精研用笔,始悟锋毫万变。往日二王帖学的典雅飘逸、北碑的朴厚雄强、王铎行草的跌宕气势、版画刀法的果断,皆被熔铸为一。
  近年来,他的巨幅创作渐多,全新的空间理念与构图法则使山石花鸟获得丰碑式的体积感,书法短线过渡为丈二匹练般的墨痕,相互印证,鱼龙化变,却自有章法。虚实灵动、仪态万千的现实题材渐成为心性的纯粹传达。谢雪峰说过去作品总是再难心动。他依然在提炼思想和审美,不断删繁就简,力求更笨拙、更简洁、更凝练。我在他的笔下看到汉人风神、唐人气魄、宋人诗性的留白,明人的骨相铮铮。每一次运笔都是自然的思考、对古典的淬火、对当下的突围。见到听到太多喋喋不休的说教与流量化的攻讦厮杀后,我认为当下艺术界最需要的,便是这种难能可贵的坚决与态度。写意精神也终将在他激烈纷呈的大节奏中涅槃,勃发出新的生机。(作者系艺评人、艺术策展人、古典诗人)


向阳花开


又见樱桃熟


秋风初起


午后时光


湖光潋滟


禅悟莲花境


醉春


听风


梦回家乡

扫一扫,手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