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侍甜田) 近年,滨淮镇紧扣“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加大投入力度,突出治理与管护并举,全面提升环境治理水平,持续擦亮生态底色。
重抓秸秆“双禁”。以秸秆“禁烧、禁抛、综合利用”为抓手,扎实推进污染防治工作落地见效。在秸秆全流程管控中,优先保障农田颗粒归仓与生态安全,实现收割环节无散落、无残留。同步推进秸秆离田与资源化利用,通过“机械收集+集中转运+定向处置”模式,规范转运秸秆1.04万吨,有效阻断秸秆乱抛入河、随意堆放等源头污染,为辖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筑牢农业防线。
快推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累计建设污水处理设施19处,覆盖16个村(社区),实施户厕改造3618户。集镇“十必接”自建主、支管网约20.1公里,累计建设管网约53.4公里,每日污水收集量约2000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大幅提升。今年在梁港村、陆塘村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
严格落实“河长制”。健全工作机制,构建“镇、村两级河长+保洁员”责任体系,落实河道、污水处理设施等日常巡查、维护和保洁责任,确保治理成效长期稳定。扎实推进生态河道打造工作,累计完成27条河道清淤疏浚,总长约191公里;并在河道岸坡开展绿化提升,种植枇杷、女贞等树木8000余株,有效改善了河道沿线生态环境。(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