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伟
近日,滨海港通用码头三期工程施工现场迎来了两名“服务员”——县交通运输局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现场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
“目前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是否遇到卡点?下个施工节点的前期准备工作怎么样了,有没有需要我局协调解决的事项?”在施工现场,该局港口科负责人严国道一边认真查看工程规划图纸,一边向项目现场负责人王震急切地询问。没有寒暄客套,直奔问题核心,这场在海风与机器轰鸣声中的政务服务显得务实且高效。
针对提出的诉求,严国道仔细记录,对照图纸现场讨论,能当场答复的立即给出解决方案,不能当场答复的承诺回复时限。
“这种‘上门服务’太及时了!”王震感慨道,“以前是我们跑去县里沟通,现在他们主动下沉一线,现场办公,为我们解决了实际困难、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我们对按期完成建设目标的信心更足了!”
“上门服务”的价值,在于其产生的连锁反应和示范效应。县交通运输局为滨海港项目现场纾困解难,让企业感受到了被重视的温暖,汇聚成强大的发展向心力。如今,站在已经初具轮廓的滨海港通用码头三期工程码头上,放眼望去,施工车辆穿梭不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集团在滨海投资建设了多个重大项目,相关项目在岸线、设计审查等手续办理方面,得到了滨海县交通运输局的大力支持,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盐城港滨海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发展部副经理蔡尚宇告诉记者。
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在资源配置和物资流通中起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助力港口高质量建设,近年来,县交通运输局加大干散货码头扬尘、粉尘治理,建设防风抑尘网4千余米,粉尘在线监测系统全部建成并接入江苏省港口粉尘在线监管平台,实现预警、整改、闭环全过程记录。与此同时,加强船舶污水、船舶垃圾、含油污水回收装置建设配置,助力滨海港获得江苏省三星级绿色港口的称号。
海风徐徐,吹不散一线服务的热忱。“我们将继续秉持‘服务港口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着力在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打造亮点上下功夫。”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优化审批流程,主动靠前服务,全力打造港口业务审批一站式服务新标杆,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港口动能”。(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