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期
版面
上期
下期
- A1版:要闻
- A2版:综合新闻
- A3版:读史

本报记者 唐颖
10月18日,滨海县2025年公开招聘事业单位人员笔试举行,近万名考生在我县5个考点326个考场“同台比武”。我县多部门联动织网,共同勾勒出护航考试的温暖轮廓。
“师傅我要去参加考试,请问在哪里乘车?”上午8时许,滨海港站出口处,来自连云港的考生小林(化名)手里攥着准考证,焦急地询问工作人员。原来他因突发腹痛错过了考生专线公交。
这时,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客运中队的执法人员,正驾驶着执法车在高铁站周边巡查值守。中队长李进美看到考生焦急的模样,立即停车上前询问情况,得知情况后,他当即招手:“同学别慌!快上车!我们送你去考场,保证不耽误入场!”
执法车迅速拉响警示灯,平稳驶出高铁站停车场。正值早高峰,城区主干道上车流渐密,李进美一边提醒驾驶员稳驾慢行、注意避让行人车辆,一边紧盯窗外路况,实时通过对讲机与沿途交警沟通,规划最优路线。8时30分,小林稳稳站在考点门口,他转身对着执法人员连连道谢:“来之前一直担心交通出岔子,没想到滨海的保障这么贴心,这下能安心考试了!谢谢你们,滨海的服务太暖心了!”
这一幕“紧急护送”,只是我县为外来考生筑牢“交通保障防线”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此次滨海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吸引了周边多个市县的考生报考,来滨参考总人数近1万人。但此前统计显示,全县登记在册的出租车仅300辆、网约车176辆,即便全部投入运营,也只能满足约3000名考生的出行需求,“运力不足”成为保障工作启动前必须破解的首要难题。
“为了确保每一名考生都能顺畅赴考,早在考试前一周,我们就联合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交控集团等相关部门召开专题协调会,结合考生报名信息、住宿分布情况,反复测算不同时段的考生流量,精准分析早高峰、高铁到站等关键节点的出行需求,最终确定了‘专线接驳+应急补位+全域巡查’的一体化交通保障方案。”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填补运力缺口,交通部门首先与交控集团深度联动,对途经5个主要考点的公交线路进行“加密升级”,确保考生能及时乘车;同时,从公交公司抽调10余辆车况良好的车辆,在城区西部、北部的考生住宿集中区,分别设立4个“考生专线点位”,考生可乘车直达对应考点,无需中途换乘。
除公交专线外,交通运输局还通过行业协会发起倡议,发动全县出租车、网约车从业者参与考生保障工作。“这些驾驶员师傅们都特别积极,主动放弃了早高峰的营运时段,承诺考试期间优先承接考生出行需求,用实际行动为考生助力。”该负责人补充道。
县交控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春介绍,针对高铁站可能出现的“考生集中抵达潮”,调度中心提前3天与铁路部门对接,精准获取考试当天的高铁班次表,发现上午7点45分、8点03分将有两趟高铁密集到站,预计会有近600名考生集中出站,这是当天接驳保障的关键节点。“为了避免考生扎堆等车、耽误行程,我们提前安排10余辆接驳公交在高铁站停车场指定区域待命,每辆车配备1名引导人员,考生出站后可根据考点方向快速乘车,分批次有序送往各考点,确保‘人到即走、高效接驳’。”他说。
“来之前还跟同学吐槽,怕下了高铁要找半天车、打不到车,没想到一出站就看到专门的接驳公交,还能直达考点,太省心了!”来自盐城的考生小吴和同行的同学感慨。
为应对考生漏乘、跑错考点、车辆临时故障等突发情况,该调度中心在5个主要考点分别安排了1辆“应急补位专车”,并配备专职调度人员。“一旦接到求助,应急车能在5分钟内启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补位,确保‘不落下一名考生、不耽误一场考试’。”杨春说道。
在这场考生保障工作中,一线驾驶员们是离考生最近的“护航人”,用细致服务传递着滨海温度。公交车驾驶员张同春起了个大早,提前对自己负责的考生专线车进行仔细检查,并用抹布逐一擦拭座椅、扶手和车窗,将车内杂物清理干净。“考生们早上起来可能没精神,还会有点考试紧张,车里环境干净舒服些,能让他们多放松一点。”张同春告诉记者,为了圆满完成保障任务,他提前调整了作息,避免因自己的原因耽误考生行程。“这些孩子备考不容易,能帮他们顺利赴考,我心里也踏实。”
出租车司机沈耀广,也是“考生服务车队”的一员。考试当天,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在高铁站、商场等客流量大的区域接单,而是专门在各考点之间“巡逻值守”,随时准备为有需要的考生提供帮助。“身边很多同行都和我一样,主动放弃了早高峰的营运。钱啥时候都能赚,但考生的考试机会难得,能帮他们顺利赴考,比多赚几百块钱还开心,真心希望他们都能考出好成绩!”沈耀广笑着说。
记者从县交通运输局获悉,自17日起至18日上午9时,共接到考生求助10余起,其中执法车辆护送跑错考点、延误乘车的考生5人次,所有求助均在15分钟内快速响应、高效解决;公交专线在高铁站累计完成2000余人次考生的接驳任务,4条城区考生公交专线累计运送考生近500名;出租车、网约车服务考生近300人次,全程实现“零延误、零差错”的保障目标。
从清晨的公交站台,到车流不息的城区主干道;从人潮涌动、高效接驳的高铁站,到安静有序、暖意融融的考点门口,我县多部门紧密联动、协同发力,以细致的统筹规划、快速的应急响应、暖心的服务举措,为来滨考生织就了一张安全、顺畅、温暖的“护航网”,既保障了笔试工作的顺利推进,也让滨海温度留在了每一名考生心中。(本条新闻版权归滨海日报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