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滨海:营商“软环境”锻造发展“硬支撑”

李想  陈为琨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根基,也是企业扎根成长的“沃土”。今年以来,我县开展“滨联·代办”政务服务,实现从“企业跑”到“专员办”的转变;打造“滨企之家”服务品牌,靠前服务护航企业发展;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让政务服务高效便民。一系列暖心举措,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滨联·代办”让项目审批“省心省力”
  “快办证、快施工、快投产”一直是企业客商们投资项目的核心诉求,我县创新服务方式,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开展“滨联·代办”政务服务,加快项目推进速度,以服务暖商、以效率助企。
  9月初,江苏滨海液化天然气(LNG)项目计划实施技改课题,对于如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企业负责人一时犯起了难。在了解情况后,“滨联·代办”服务专员随即协调有关部门会商,拿出工作方案,相关负责人刘雨感慨:“代办专员通过‘一对一’服务,多个审批堵点得以解决,从政策解读到材料修改,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
  这些细致入微的服务举措,让企业在审批过程中倍感安心。“就像给项目装了‘导航’,每个环节该准备什么、找谁对接,代办专员都提前规划好,企业省心又省力。”馨瑞香料公司负责人刘洋洋说。
  今年以来,“滨联·代办”服务队已开展帮办代办、咨询指导等服务610余次,帮助158个项目打通审批堵点。
  “滨企之家” 让服务保障“贴心周到”
  主动靠前服务,让企业信心倍增、发展更有底气。
  9月底,县工信局服务人员走进清泉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与企业负责人现场座谈,围绕项目申报、政策对接等重点环节开展指导。
  “我们在申报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期间,获得县专家团队从政策解读、材料编制到模拟答辩的‘一条龙’服务。”公司总经理朱骥坦言,有了这样贴心的服务,创新的底气和向更高荣誉挑战的勇气更足了,未来几年公司有信心启动更多新项目。
  我县打造“滨企之家”服务品牌,为企业提供涵盖政策对接、技术改造、“智改数转”、科技创新等全方位服务保障,培育企业竞争优势,推动产业集群化集约化发展。
  近年,我县聚焦智能制造、绿色转型等重点领域,先后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1家、省先进级智能工厂10家,企业发展呈现提质增效、稳中向好态势。
  “数字赋能”让智慧政务“高效便民”
  从“滨联·代办”的“快”到“滨企之家”的“暖”,企业收获可感可知的服务速度和温度。
  我县以“群众满意”为目标,顺应发展潮流和时代要求,持续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让政务服务高效便民。
  近日,县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里活跃着两位特殊的“员工”——政务服务机器人“小滨”和“小海”,银灰色外壳和圆润的线条透露着科技感,它们精准把握群众需求,引导市民到指定区域和窗口办理业务。
  “第一次来这里,面对偌大的办事大厅有点迷茫,通过语音对话,在机器人的带领下,我顺利来到了涉企综合服务区。”市民刘先生开心地说。
  为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我县对政府网站智能问答系统进行升级,在全市率先接入DeepSeek大模型,政策咨询更加高效便捷。优化完善江苏政务服务网滨海政务服务旗舰店功能,推进政务服务网上办理,“不见面”审批办理事项占比达99.2%。
  此外,我县积极推行“秒批秒办”新模式审批;“云上慧办”赋能智慧政务,实现涉企服务事项智能“云端导办”、跨地“云窗援办”、审管联动一体管理;扩大政务服务“异地通办”范围,先后与全国97个县市建立通办业务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