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停车秩序 整治违规乱象
—— 县城管局开展非法占用公共车位专项整治行动
为进一步规范县城区公共停车位停车秩序,营造和谐有序安全的停车环境和道路环境,8月份以来,县城管局组织开展非法占用公共车位专项整治行动,恢复公共车位公共属性,切实维护市民群众停车权益,取得阶段性成效。
迅速动员部署 落实整治任务
县城管局在接到上级部署安排后,第一时间召开动员会议,从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以下简称“执法大队”)抽调精干执法人员,统筹一线执法管理力量,成立非法占用公共车位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治理、标本兼治”原则,明确整治范围、重点区域、整治内容,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责任机制,将县城划分为9个整治片区,每个片区由执法大队一名班子成员带队开展整治,8月中旬起,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展开。
聚焦重点区域 强力清理整顿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以“群众投诉集中区、核心商圈、医院学校周边、老旧小区出入口”为重点区域,重点整治通过摆放锥桶(石球、轮胎等物品)、私设地锁、长期停放“僵尸车”等占用公共车位的行为,拆除未经审批私自安装的停车地锁、隔离桩、栏杆、违规设置的“踏坡”等妨碍公共车位使用的设施,以恢复车位公共属性。即清即理占位物品。针对部分商户、个人利用锥桶、石球、轮胎、废弃家具等物品违规将公共车位“占为己有”的行为,执法人员耐心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其自行移除障碍物,方便市民停车。即拆即除私装设施。针对未经审批私装地锁、隔离桩、栏杆、“踏坡”等固定设施的,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责令违规设置者限期自行拆除。对拒不自行整改的,由执法人员依法依规强制拆除。即移即挪非机动车。针对商圈、学校、医院等人车流量具有密集性、潮汐性的特点,采取“定点值守+错时管控”的方式,安排专人对违规占用机动车车位的非机动车进行劝离,暂时找不到车主的,执法人员主动将车辆挪移到指定的停车位上,做到“车头顺、车身平、车距齐”。
截至发稿之日,累计劝导市民自行移除障碍物50处,清理各类障碍物76起,劝导自行拆除固定设施10处,依法依规强制拆除1处,在阜东路、育才路、向阳大道、师苑路、银厦广场等重点区域整治非机动车违规占位乱象450余次,帮助挪移非机动车500余辆次,整治行动初见成效。
坚持细巡严查 持续巩固成效
为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杜绝问题反弹,县城管局建立健全巡查督查长效管理机制,持续压实整改责任,切实维护良好的公共停车秩序。一方面,坚持“五定”方针,即:定人、定时、定点、定岗、定责,落实重点区域拉网式巡查,在人车流量集中时段加大巡查频次,适时延长巡查时间,对非法占用公共车位的乱象查一处治一处,让乱象消失在苗头阶段。另一方面,畅通12345政务热线、“滨海城管”微信公众号“随手拍”等举报渠道,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做到24小时内响应,3个工作日反馈处理结果。截至发稿之日,累计接受群众投诉反映非法占用停车位问题14起,已全部整改到位,并及时向投诉人反馈整改情况。
下一步,县城管局将继续加大违法占用公共车位的整治力度,做到随时发现、随时清理、严格执法。同时,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市民群众养成规范停车习惯,共同维护和谐有序的公共停车秩序。